每天都要努力,为的不是其它的什么,不辜负自己才是正道。1、宋词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2、注释此调始于唐代,开始是教坊所用曲调,吟咏项羽的爱姬虞姬,故此得名虞美人,其中又以李煜和毛文锡的作品最为出名,李煜词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阙各有四句,分为两仄韵和两平韵毛文锡词为双调五十八字,上下阕各有五句,分为两仄韵和三平韵,3、中国书法大字典摘。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全部注释】1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降宋后封违命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这是他的绝笔词,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

3雕栏玉砌:雕有图案的栏杆和玉石铺就的台阶。此泛指宫殿建筑。砌,台阶。4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翻译】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虞美人是在他被俘于宋后,最后一年写的,也是李煜的绝命词,因为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而被赵光义认为有复国之心,在李煜生日那天,宫女们为自己的主人奏起虞美人,赵光义闻之,派人送了一杯毒(牵记药)就给李煜,与生日当天毙命,而虞美人也是李煜最著名的诗之一,后世评价极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第一首这首词是怀旧之作,词意比较朦胧,与其他词作词意坦露胸臆略有不同。开篇写出“凭栏”所见初春景色,但盎然的春意并未能驱散主人公心头的愁云。艺术上这叫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主人公独自赁栏“半日”而“无言”,可想见心情的沉重。我们仿佛看到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临风独立,默默无语,脸上的神情痛苦不堪。到了晚上,新月初升,小院里风吹翠竹,声声入耳。
这耳畔竹声,眼前新月,与当年南唐宫廷里的景象何其相似。神思恍惚之中,他的思绪回到了当年,眼前又浮现出往日欢乐的场面:池塘里春风荡漾,薄冰初融,池畔嫔妃围坐,酒杯交错,笙歌齐作,君臣同乐,不知今夕是何夕。“烛明”二句陡转,写凭栏后转回室内,画堂里,明烛高照,炉香袅袅,场面不失富丽,但寂静无人,没有一丝生气。对镜自照,满鬓白发,意识到自己年老体衰,生命行将消逝的悲伤不觉袭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