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代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唐代雕版印刷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其特点是将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结合在一起,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如墨线纸的使用、墨线墨的制造、套印技术等。此外,唐代的雕版印刷术还体现在活字印刷中,在唐代雕版印刷中,印刷最多的是佛经,这与佛教文化及中古时期的人们对宗教思想的认识有关,如佛教经典以雕版印行,最早出现的是刻本华严经和阿弥陀经等。

人们学习佛经多是在自己的家乡附近有寺院的地方进行的。这一时期用雕版印刷佛经也比较盛行,尤其在唐朝中后期,大量佛经均为雕版印刷品。据统计,全国有二十多个地区都刻有经文,其中最多的是四川地区和江南地区。还有一些著名寺院也出版了大量佛教书籍。由于雕版印刷术是在唐代由官家及个人开始使用并迅速推广开来的,所以唐代印刷业在印刷术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隋唐五代印刷隋唐五代历三百七十九年(公元581960),是雕版印刷的早期阶段。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来看,唐代的雕版印刷品主要是一些读物、日常和宗教用品,如佛经、佛像、历书、语言文字工具书以及票据等。除了纯文字的读物外,还有图文并茂的插图本。这些印刷品在当时的社会有很大需求量。在唐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代十国(10世纪)印刷,出现了新的突破。

因为印刷的范围从此大大拓宽,更进一步被用于刊印圣贤之书。雕版印刷的普及,更为两宋的印刷黄金时代奠下了基础。宋元印刷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技术更趋成熟,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元朝时王祯完善活字印刷,制造了转轮贮字盘,加快了捡字速度。除了有单色印刷外,更有复色印刷,在印刷品装订与装帧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宋朝印刷品内容扩及儒、释、道及诸子百家所有领域,举凡文史、哲学、地理、诗文、小说、戏剧、星象及音乐之类的刊本,应有尽有。

猗欤大士,誓愿宏深。愍念众生,长劫沉沦。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常处地狱,冀解倒悬。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成佛无期。由此因缘,诸佛赞叹。况彼六道,能不悲恋。虚空有尽,誓愿无穷。欲报深恩,特印尊经。愿见闻者,同生净信。展转流通,利益无尽。这是为了无偿的传播佛的智慧呀,这也是佛的慈悲,为了救助众生脱离苦海,在所有的寺院都设置了结缘佛经的地方,而且永远无偿、免费。
3、印佛经用什么纸印佛经主要是流通,一般的都是白纸,和书本一样,尽量精致美观一些,市面上流通的有的印刷简单粗糙。而被随处丢弃,制作印刷精美让人不忍丢弃。既然印了就做的好些,没必要贪数量而忽略质量,功德也大。纸没有什么讲究,只要纸质量是好的就可以了,不可以有破损,近几年印佛经的人很多,或把佛像印在经书封面,这不合宜,应印在经书内第二页,印佛经一定要用正楷字不可草书连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