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明造纸术后,由于出版书籍的需要,印刷术应运而生。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的创新智慧和科技,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6世纪初,隋唐时期,出现了最早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在世界文明发展中有什么重要作用?这种印刷一般以木材为原料,先把字刻在木板上,然后用墨水把字画出来,印在纸上。雕版印刷在宋代达到顶峰,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大藏经在成都印刷,共5048卷,雕版印刷13万块,花了12年才完成雕版印刷。
最早提出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出自被誉为“伦敦传教士协会三杰”之一的汉学家艾约瑟,他于1843年来华传教。他将造纸术加入到当时西方已经广为流传的三大发明理论中,成为四大发明的最初倡导者。值得注意的是,艾曾在天营传教,后于1905年在上海逝世。主要内容来源于孟茜的书面讲话。这位汉学家名不副实,只读过这本书。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的创新智慧和科技,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的说法源于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四大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通过各种渠道传到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历史渊源虽然中华文明的许多重要成就都以“四大”“五大”命名,如四大美女、四大古典小说、四书五经等,但四大发明的概念源于西方学者,后为中国人所接受。
指南针于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用于航海,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实现全球航海(新航线的开通),发现世界,逐渐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印刷不仅促进了我们民族的纵向传承,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横向经济文化交流,为世界文明的繁荣、共存和多样性做出了贡献。火药在唐末用于军事,13世纪传入阿拉伯。南宋时期管状火器的发明开创了人类格斗史的新阶段。
造纸据考古发现,公元前1世纪左右中国就有了纸,但此时的纸只是纺织业的副产品,产量低,质量差,不能用于书写。到了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造纸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除了用大麻做原料,还用一些树皮等含纤维的东西。采用石灰碱液蒸煮的加工工艺,大大提高了纸张的产量和质量。从那时起,纸开始取代竹子和丝绸,传遍全国。
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都学会了造纸术。从此,纸成为传播文化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中国发明造纸术后,由于出版书籍的需要,印刷术应运而生。6世纪初,隋唐时期,出现了最早的雕版印刷,这种印刷一般以木材为原料。先把字刻在木板上,然后用墨水把字画出来,印在纸上,因为省工省时。它很快就流行起来了,雕版印刷在宋代达到顶峰。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大藏经在成都印刷,共5048卷,雕版印刷13万块,花了12年才完成雕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