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未来罪行大卫柯南伯格导演的生涯集大成u0026回顾总结之作,续写人体恐怖新篇章,论文电影与观念艺术的杂糅,维果莫腾森、蕾雅赛杜、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主演。展现发生在未来社会中的人类身体进化图景,片中有多个非常契合于当代技术社会与后人类时代的点:止痛药麻zui品滥用后的痛觉失却与艺术疗愈性的丧失当代艺术中回归身体的趋势,以及行为艺术u0026观念艺术塑料与人工合成制品的泛滥——塑料微粒早已遍布整个大自然,我们每个人每天也都在不可阻挡地将塑料微粒吸收入身体中,而这一长远影响仍然未知一如柯南伯格所赞同的,媒介即人的延伸敞开自己、开放、吸收、让主体与他者融合,消弭或模糊有机与无机、自然生命与人造机械的界限。

加拿大的麦克卢汉就是比较卓越的一个教育背景:1933年,麦克卢汉在加拿大的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学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1934年,他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不久,他到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文学方面的研究。1942年,他获得了剑桥的博士学位。作为一位文学学者,麦克卢汉以诗人的想象力来探索语言的极限,而不是接受那些现成的教条。

麦克卢汉欣赏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在他的著作中多处可以看到诗歌的影响。麦克卢汉认为在技术特别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里,我们如果不想成为文盲的话,或者在“媒介本身直接影响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意识的情况下”不成为被动的受害者的话,我们就必须采取艺术家的态度。“艺术家的头脑在大家都认可的文化中对现实扭曲的暴露总是最敏感和最机智。

1907年8月5日施拉姆生于俄亥俄州的Marietta,1987年12月27日卒于夏威夷檀香山,享年80岁。1907年的美国,传播手段无法同今天相比。在施拉姆的出生地,来自外面的传播渠道只有教堂和镇上的会议。在尚无广电媒介的情况下,除非一个人学会了读书识字,否则便无从接触传媒信息。也许正是因为施拉姆幼年时生长在没有大众传播的背景下,所以他尤其意识到大众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
施拉姆家中有音乐方面的传统,母亲系音乐老师。受家庭传统的熏陶,施拉姆从幼年起即擅长吹长笛,大学时代他就学于Marietta学院,学的是希腊语和拉丁语,于1928年以最优等的成绩在该校获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曾获得吹长笛的奖学金到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学习,并成为波士顿民用交响乐团中的长笛吹奏者,攻读硕士期间他在哈佛大学学习美国文学,于1930年在该校获文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