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以终为始,避免两个误区:一是从教师出发二是以活动为导向,只参与不动脑。我们的课堂常态是这样的:打开教材,教师先想着这节课我讲什么,用什么方法讲,组织什么样的活动,然后开始上课,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出发,教师什么拿手、会什么,讲什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课堂上虽然有许多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实际上这些活动比较零散,学生只参与不动脑。
好的教学应该以终为始:先要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带学生到哪里去,我们学这节课对学生有什么意义。然后再思考,这节课上完以后,我们通过哪些方式来检测学生学会了我们预设的目标?想清楚以上两个问题后,才是具体的教学设计。整个教学的过程就是达成目标——评估目标——调整教学的过程。
1、《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是怎样变化的吗?你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雹是怎么形成的吗?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了解气象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难点: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教学过程教具准备:趣味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猜谜激趣师: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个猜谜游戏。我们的游戏规则是:要等老师念完谜面的最后一个字才能举手,听明白了吗?
2、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一等奖我是什么一等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新单词,会写4个单词冲,池,浮,黑。2、用心阅读课文,了解云、雨、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由水的变化而形成的。3、初步体验了科学童话故事,作者的写作特点准确生动。对比阅读,感受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二、教学过程1、首先,游戏开始上课,激发进入课文的兴趣聊天导致猜谜语。
结论:看到整个谜题。如果你能猜出一半答案,你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寻找证据,不要急于说,2、教师和学生一起猜两个谜语。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思考答案,把答案和谜底一行行地展示出来。排除错误的答案,得到正确的答案,谜底一出,我是一朵小小的白花,夜里北风处处开放。没有根,没有枝,没有花,每一朵花都来自天空谜语二,我是一个小硬球,握在手里冷,有大有小,从天而降,动物都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