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念---朱效荣教授潜心研究成果:混凝土数字量化配合比设计原理根据多组分混凝土理论以及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原理,数字量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先考虑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通过控制胶凝材料的总量解决浆体对砂石的包裹性,通过控制胶凝材料拌和用水量提高浆体的密实,通过预湿骨料工艺提高浆体和砂石的粘结力。在设计过程中根据混凝土企业质量控制水平,确定合理的配制强度,根据原材料技术指标以及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指标要求设计配合比。
1、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上面的配合比是施工配合比还是设计配合比啊先是算出理论配合比,在根据理论配合比换算施工配合比!意思就是从理论配合比中扣除砂含石,扣除砂含水。是设计配合比,也就是试验室的理论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还要有相应的变化。其一,新工程开工时,甲方、监理可能要到搅拌站去进行开盘鉴定,就是要根据骨料的含水率、粗颗粒含量等,调整骨料以及水的用量。其二,进行了开盘鉴定,证明配比可以用于施工,在原材料发生些微的变化,还要进行配合比的调整,调整完的就应该是施工配合比。
2、混凝土配合比如何设计?常见混凝土配合比有:1、C20:水:175kg,水泥:343kg,砂:621kg,石子:1261kg。配合比:0.51:1:1.81:3.68。2、C25:水:175kg,水泥:398kg,砂:566kg,石子:1261kg。配合比:0.44:1:1.42:3.17。3、C30: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
其他各种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标准。
3、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一、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0.7,砂率35%,按重量法计算水泥、砂、石子用量及配合比。解:1、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0.72、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用水量/水灰比180/0.7257kg/m3核验水泥用量是否符合耐久性一、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0.7,砂率35%,按重量法计算水泥、砂、石子用量及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