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代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唐代雕版印刷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其特点是将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结合在一起,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如墨线纸的使用、墨线墨的制造、套印技术等。此外,唐代的雕版印刷术还体现在活字印刷中,在唐代雕版印刷中,印刷最多的是佛经,这与佛教文化及中古时期的人们对宗教思想的认识有关,如佛教经典以雕版印行,最早出现的是刻本华严经和阿弥陀经等。

人们学习佛经多是在自己的家乡附近有寺院的地方进行的。这一时期用雕版印刷佛经也比较盛行,尤其在唐朝中后期,大量佛经均为雕版印刷品。据统计,全国有二十多个地区都刻有经文,其中最多的是四川地区和江南地区。还有一些著名寺院也出版了大量佛教书籍。由于雕版印刷术是在唐代由官家及个人开始使用并迅速推广开来的,所以唐代印刷业在印刷术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12·黄石)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时期。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分别是[B]A.东汉唐B.唐北宋C.西汉南宋D.东汉北宋答案B。雕版印刷术始于隋朝。活字印刷术始于北宋。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升(约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雕版印刷术是唐朝活字印刷术是北宋雕版印刷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雕版印刷术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

以佛像、佛经最多。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神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1966年在西安市西郊西安柴油机械厂发现雕版梵文陀罗尼经咒单页,刻印于704751年之间,为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现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咸通九年(868)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图文浑朴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浓厚匀称,清晰鲜明,刊刻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扩展资料:唐代雕版印刷原因:唐及五代三百多年间,雕版印刷技术的应用范围渐趋扩大,技术渐趋成熟,为雕版印刷继续发展与进步奠定了重要的技术与社会基础。根据现存实物与文献资料,对唐代雕版印刷业兴盛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佛法东传日盛、公私藏书激增、科教文化繁荣、中外交流频繁、纸墨技术精进是促进唐代雕版印刷繁荣兴盛的主要原因。
3、雕版印刷术是什么朝代的1、雕版印刷术是唐朝的,唐朝发明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神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1966年在西安市西郊西安柴油机械厂发现雕版梵文陀罗尼经咒单页,刻印于704751年之间,为目前所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2、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