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一一唐代发明雕版印刷以后,广泛应用于书籍印刷。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感到不便,北宋仁宗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刻成单个的字,印刷时排版,版印完以后,拆版再印,字印可以重复使用,和雕版印刷相比,极为神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印刷速度,是印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元代时,又发明了木活字和锡活字。
1、活字印刷的作用?活字印刷以前是雕版印刷就是将要印刷的一面上所有的文字雕刻在一张木板上,然后再印。中国北宋出现活字印刷术后成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它的作用一是节约了印刷成本;二是节约了印刷时间;三总的来说使知识的推广成为可能,书籍便宜了,更多的人能买的起书,看的起书了。请问你是上初一的小宝贝嘛?按书上来说。是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活字印刷术什么时候得到了广泛应用?毕A在11世纪中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却并未得到广泛应用。400多年后,谷登堡在东方文明的启迪下,也发明了同一原理的活字印刷术。不同的社会制度造就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术开辟了印刷行业机械化生产的道路,并引领着西方文明大踏步地向前迈进。1398年,谷登堡出生在德国黑森的美因茨。他对欧洲古老的印刷术做出了彻底改良。
谷登堡先为每个印刷符号刻制一个凸出的字模冲头,然后进行修正直至完美。之后,用它在铜块上冲出一个凹进的印模。再在其中浇入铅水,冷却后就成了活字。使用时,工人们从字盘中拣出所需字模,把它们放入一个叫“手盘”的容器里,每两个单词之间放入铅空,然后把手盘中的活字移入长方形活字盘,并在行与行之间插入铅条。整个版面排好后,再把它放进一个钢制或铁制的排字架中,最后在架子的缝隙中敲入许多楔子,使活字牢牢地固定在各自的位置上,然后就可以付梓印刷了。
3、活字印刷术是什么时候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发明的。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毕升是北宋中期的一个普通平民知识分子,当时人称布衣。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